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解析还未发布,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心理学部分
1、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和泛化
C.集中和抑制
B.兴奋和抑制
D.集中和泛化
参考答案B
2、影响知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的同一因素是
A.知识经验
C.兴趣爱好
B.刺激强度
D.视觉线索
参考答案A
3、上课时学生能够边听讲、边做笔记、边思考。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A.注意广度
C.注意分配
B.注意转移
D.注意起伏
参考答案C
4、为人类所特有、与抽象思维发展密切联系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C.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D.语义记忆
参考答案D
5、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最佳效率的学习程度是
A.50%
C.150%
B.100%
D.200%
参考答案C
6、作家在头脑中塑造新的典型人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属于
A.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B.联想
D.幻想
参考答案C
7、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A.快乐
C.愤怒
B.激情
D.恐惧
参考答案B
8、“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所体现的社会心理现象是
A.遵从
C.众从
B.服从
D.从众
参考答案D
9、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不稳定、内在和可控的因素是
A.能力商低
C.任务难度
B.努力程度
D.运气好坏
参考答案B
10、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是
A.概念掌握
C.动作示范
B.言语指导
D.有效练习
参考答案D
11、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称为
A.性格
C.能力
B.气质
D.情绪
参考答案B
12、正确的态度能够促使个体实现预定目标,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这表明态度具有
A.工具性功能
C.价值表达功能
B.自我防御功能
D.社会适应功能
参考答案A
1、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正确。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
2、人格不具有稳定性
错误。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里的“禀性”就是指人格的稳定性。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要想改变它,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人的知觉特点。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知识经验。
(4)情绪与动机。
(5)个性差异。
4、简述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
(1)陶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
(2)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意志。
(4)根据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1)理解支持原则。
(2)保密原则。
(3)倾听原则。
(4)细致询问原则。
(5)疏导原则。
(6)促进成长原则。
(7)预防原则。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解析-教育学部分
1、最早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等教学思想的文献是
A.《大学》
C.《学记》
B.《论语》
D.《孟子》
参考答案C
2、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体现的教育理论派别属于
A.实验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参考答案B
3、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以美国学者孟禄为代表主张的是
A.生理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D.交往起源说
参考答案C
4、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C.教育
B.环境
D.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C
5、教育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目的
C.教育内容
B.教育制度
D.教育途径
参考答案A
6、我国现代学制确立和发展中所沿用的基本类型是
A.单轨学制
C.分支学制
B.双轨学制
D.多轨学制
参考答案C
7、人们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能做出巧妙、恰当处理的行为称为“教育机智”。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创造性
C.广延性
B.主体性
D.间接性
参考答案A
8、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学校课程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设置的时段为
A.小学一年级到高中阶段
C.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阶段
B.小学三年级到初中阶段
D.初中到高中阶段
参考答案A
9、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
A.教学目标
C.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D.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D
10、王老师在小学语文课上,结合课文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绘了深秋层林尽染、
色彩斑斓的山林风光。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参考答案C
11、张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采用表扬、奖励、批评、处分等方法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这种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
B.个人修养法
D.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D
12、每个新人职教师都应学会做班主任工作,而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统一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
参考答案B
13、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正确。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人一出生就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中,受到社会各类人的言论、行为和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意识。这样就可能造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有制约作用。而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能对自发的环境影响进行调节和选择,充分发挥环境中积极因素的作用,避免和消除环境中消极因素的作用,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所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14、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有明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正确。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一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第一,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第二,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第三,教村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因此,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有明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15、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遂步提高的过程。
1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与保存文化的功能。
(2)活化文化的功能。
(3)交流融合文化的功能。
(4)选择文化的功能。
(5)更新与创新文化的功能。
17、我国《教育法》中对学生的义务作了哪些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其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