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相关推荐:2020管理类联考经典案例:MBA热点案例分析汇总
转型,转型
1994年就已上市的莱茵体育,前身是辽房天,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2002年,莱茵达的高继胜接盘,随后改名为莱茵置业。2014年,公司的房地产销售营收为29.98亿元,占其总营收的80.71%。2015年8月,莱茵置业更名为莱茵体育,一同改变的还有公司的经营范围。不再以房地产开发及经营为主,莱茵体育主攻体育互动的组织、策划,体育场馆的设计、经营等业务。
2015年,莱茵体育开始一边剥离住宅业务资产,一边对外收购体育产业资产。然而,在施行和落地“一体两翼”转型战略的3年半后,据2018年半年报披露,莱茵体育来自房地产销售的营收为3.59亿元,占当期公司总营收约82.5%,其也是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7.78%的主要原因。
在莱茵体育按其计划逐渐调整地产业务结构、逐步减少地产公司的同时,营收规模也大幅下滑。但硬币的另一面,大力发展的体育产业并未盈利。
押宝体育,业绩堪忧
即便在转型后的几年间里业绩不理想,莱茵体育还是花重金在不断的拓展其体育事业。2018年9月7日,莱茵体育公告称,同意公司与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在两江新区龙兴片区建设投资不低于48亿元,总占地约597亩的“两江莱茵达赛事中心”。
此外,莱茵体育已经在杭州、南京、嘉兴、成都、重庆等地签约或落地多个体育特色小镇及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
与此同时,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4.35亿,同比减少下降56.27%。其中,房地产销售业务贡献了3.59亿元,占比82.54%。2015年至2017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从25.28亿元下降至13.24亿元,同期净利润则为-3.52亿元、0.25亿元、0.29亿元,波动剧烈。
在莱茵体育的业务中,2018年上半年,其体育运营板块的毛利率为-38.82%,折射出莱茵体育在该业务板块上的“入不敷出”。对此,莱茵体育解释称,体育运营核心IP因新成立,尚未产生营业收入,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自从莱茵体育转型开始,公司的盈利能力就急剧下滑,而为了维持新业务的扩张,莱茵体育不得不靠卖子求生。
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急剧减少约15亿元,原因是公司变卖了一系列资产。当年8月,公司公告称,拟2.08亿元出售位于杭州、南通的54处闲置房产(商业物业)。2015年至2017,莱茵体育相继出售绿茵置业40%股权、杭州房产等,合计收回资金12.12亿元,其中出售房产收回的资金就接近10亿元。
2018年8月18日,莱茵体育公告称,同意全资子公司扬州莱茵西湖置业有限公司出售其扬州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上房屋建筑物,交易价款为4100万元。
而如果深究莱茵体育的财务报表会发现,2015年,公司通过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商誉减值等资产减值损失约为2.5亿元,而在2016年将其前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转回8300万元,保证了2016年勉强盈利。在剔除这一因素之后,莱茵体育在转型之后从未盈利。
事实上,截至2018年上半年,以体育场馆管理、运营、建设和活动策划为业务的多家参股子公司为亏损状态,已经逐步被边缘化的房地产公司则变成了莱茵体育盈利的重要支柱。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环球网校MBA频道为您整理的“MBA经典案例:莱茵体育坎坷转型路”相关内容,更多考研MBA精华资料请点击文章下方“免费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