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企业需要分析,也需要风险

2020/10/01 01:49

大数据时代,企业需要分析,也需要风险

当谈论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已然成为一种时尚时,我仍然要说,现在并不是大数据时代,也不存在互联网思维。基于互联网作为技术的理念,互联网确实已经并继续引起行业变革,对供应链和生产营销甚至组织架构等都产生了影响,但是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考虑,只不过是面对一种技术的应变,是方法和游戏规则的改变,但是这并没有对其经营管理上的认知产生改变。那些热衷营销的老板不会变成以产品为导向,而奉行军事化管理的企业主也不会投向人本主义的怀抱。
数据是为经营管理服务的,对数据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沃尔玛至今依旧保存着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所有销售数据,因此沃尔玛甚至可以以5年为周期分析商品的迭代和变化趋势,进而对未来产生影响。深层次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系统在善于运用的企业中早已成熟,但是对于不善管理决策的人,较多的数据反而是累赘。虽然我们现在能根据即时通讯工具等的定位分析出春节的人类迁徙,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本来就是可以预测的,并且较为原始点的铁路数据也能反应出来,不过在数据的处理上会麻烦而已。因此,技术逐渐进步的意义不过是数据分析更加易得,但是,即使是当下意义上的大数据分析也早已得到了实现,因此现在很难说这是一个时代。
1、小米手机和戴尔的比较——小米颠覆了什么?
小米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甚至成为了一个典范,目前依旧有很多模仿者和追随者,在很多人看来是互联网思维的证明。综合来讲,小米的成功基于两点:供应链和营销。在供应链上,直销并预售应该实现了账期为负,从而带来了现金流上的收益(或表现在成本的降低)。在营销上,饥饿营销和粉丝经济可谓做到了极致。戴尔电脑也是采用直销+预售的模式,不但实现了即时生产(JIT),也使账期达到了负的十多天。并且,与小米相比,戴尔还实现了大规模定制这一现在很多企业渴望而不能实现的目标。并且,虽然卖的是电脑,戴尔主要采用的直销模式是,电话直销。
在营销上,小米手机也并不是开创者,苹果的粉丝经济也最先取得了类似的成功。但值得警惕的是,随着竞争对手的大规模模仿(就像小米模仿苹果一样),小米技术上的劣势逐渐显现。
随着新媒体的发达,营销手段的多元化呈现出来,粉丝经济和热点话题将成为有效手段,但这并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专利。例如,海尔当年的砸冰箱就是非常棒的营销案例,而如果发生在今天这种事情依旧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是首创的话)。那些之前通过电视剧来塑造品牌形象的经营者(海尔、王老吉等),在互联网时代依旧有意识去拍网络剧等手段进行营销。因此,思维没有变,变化的是方法。
2、沃尔玛:大数据分析由来已久
在二战时,多学科的交叉应用就使数据分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并不是近几年的事情,作为一家至今依旧是全球营业额最大的公司,沃尔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作为现在很多企业依旧没有达到,这主要表现在对数据的运用上。
沃尔玛率先使用了条形码、POS机,并发射了自己的卫星,这些使沃尔玛能够对所有销售数据进行保存,沃尔玛的数据库现在依旧是世界最大的数据库之一。对于中国目前很多传统企业来讲,很多至今都没有数据分析的意识,更不用说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亚马逊的推荐商品一直是引以为傲的,这是协同搜索和群体智能技术的运用,但是目前在很多购物网站上,当你买了一副羽毛球拍之后,推荐给你的依旧是球拍而不是羽毛球。因此数据本来就是存在的,而在对数据的应用上还远远不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工具将会越来越多,但是数据量也会越来越大,这就对企业管理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众多的供应商,沃尔玛运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建立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其他决策系统来提高效率。但是目前在国内,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办公能力还很差,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拥有信息决策系统。随着互联网技术对供应链的影响从终端到中间环节及生产的过渡,供应链也会得到优化甚至重新塑造,办公类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主要通过专业的技术公司结合管理咨询来实现。
3、跨越“专业鸿沟”
在这一技术浪潮中,对于很多传统企业,办公信息化和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主要通过第三方或外包给第三方来实现,这对企业来讲并不构成挑战。并且目前已经有很多大型企业都拥有自己的SAP系统和OA系统,而在决策系统上还比较欠缺。但是,除了办公工具的改变,互联网技术在供应链上(主要变现是生产、营销和销售上)的应用将由企业内部操作,这就可能会在不同部门之间出现“专业鸿沟”。
这里的“专业鸿沟”是借鉴“数字鸿沟”的说法。数字鸿沟是发生在信息程度不对等的社会之间的信息获取差异,但不同于数字鸿沟,专业鸿沟是发生在同一社会不同专业之间的,也就是说发生在同一公司不同部门之间。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广泛,很多传统企业都将引进互联网方面的人才,但是这些互联网专业的人员对企业的产品和客户并不是特别了解,而企业的传统渠道负责人对互联网技术的工作方法也比较陌生。当企业的产品为消费品时,互联网方面人员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同理心来感知,但是,当企业的产品不是消费品而是半成品或生产资料时,这将成为一大障碍。比如,某水果电商宣称他们的所有水果从摘下来到顾客手中都不会超过6小时,这在业内人士看来是没有必要甚至对于某些品类是错误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互联网未来将成为一种人人都需要学习的技术,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专业鸿沟将会存在并对现阶段的转型产生影响。
4、企业该怎么做
因此,我认为,对于目前的企业经营者和创业者,更应该关注产品和服务本身,及时了解新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和洞察行业的发展方面并把握先机,就像沃尔玛当年所做的一样。更为主要的是,要从管理角度而非技术角度思考问题。少谈些概念,多做些实事,这是对创业者的最好建议。相反,提出“互联网思维”的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先生在“互联网思维”的应用上就很不令人满意。在O2O领域,拥有地图优势的百度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生活服务平台,但却推出了直达号这一至今没有存在感的产品。百度也推出了打车、钱包等产品,但很多人却没听说过。一直为别人做推广的百度在营销推广上相比竞争对手差的太远。在百度打车没有起色之后,百度又后知后觉地投资了Uber,但面对本土土豪滴滴快滴没有看出有什么优势。打车及专业领域目前依旧面对很强的政策问题,外来的和尚不太好念经。可以预见的是,百度刚推出的度秘将会由于技术超前而不成熟而不被市场看好。如果百度不能在O2O领域取得成功,之后将会被迫采取收缩战略专注于搜索领域。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免费直播

    精选课程 更多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 2003-2020 广州环球青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