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对“大数据”的预言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驱动着科学研究进入崭新的阶段,也推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例如,精准的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测依赖于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各大银行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的经济能力;公安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各地区和各种人群的犯罪率,进而提前布控进行应对等等。
如今,大数据早已不再局限于科学和经济范畴内的使用,它已经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积极、有效的影响。未来,以互联网和物联网大数据以及机器学习等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而这种以数据分析为核心的计算模式,早在十年前,由微软亚洲研究院主办的“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国际学术研讨会就对其进行了展望和预言。在那个Wintel联盟掌握信息技术世界、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是手机行业对峙竞争双雄的年代,移动互联网仅为雏形,但2005年的
“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大会就以 “无‘数’不在的计算” 为主题,将未来计算的核心锁定在了 “数据”上:
l
“以数据为核心的计算”正在改变着全球数亿计算机用户的体验。个人电脑、互联网上,“数据”无处不在。任何一种应用(服务)都是将“原始数据”处理为有价值的资讯。
l
计算机从巨型机、大型机到小型机,再到个人电脑和形形色色的便携式计算设备,“以应用为核心的计算”已趋向“以数据为核心的计算”的演进。用户关心的将是“如何提取和应用数据中有用的信息”,而不是“数据背后运行着何种应用程序”。“应用”隐于后台、“数据”处在核心,“以数据为核心的计算”已是大势所趋。
l
受制于有限的数据资源和软、硬件平台的性能,“以数据为核心的计算”仅仅停留在梦想的层面。而互联网上海量的、多样化的数据资源,高性能计算机、并行计算的主流化终将令梦想成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基于“以数据为核心的计算”,无论是生命科学,又或是互联网搜索、高信度计算,都将取得更大的突破和令人难以想象的发展。
身处十年后的今天,回头来看这些大会结论能发现,这些都是对时下火热的大数据计算的精确预见。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企业机构还是个人的数据,都实现了更加直接、便捷的获取,这使得数据量变得空前庞大且与时俱增,而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时的技术门槛却变得越来越低——这一现状,与十年前大会上提到的“多样化的数据资源,高性能计算机”如出一辙。
大数据分析的发展,也推动了尖端计算机技术的演进。目前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技术,就建立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此前,人工智能相关研究遭遇的最大瓶颈是,人的逻辑思考模式几乎无法复制给机器,无论是将低阶的声音、影像、气味等信号升华到认知,还是把有共性的现象抽炼成规律,都不是机器所能掌握的技能——机器学习与大数据让人工智能研究者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更大规模的数据量和更少的假设、限制可以让机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数据存储、挖掘、分析)“思考”和成长,从而在实用化路途上走得更快更远;与此同时,借助机器的力量,人们可以在持续激增的大数据海洋里更快地由现象抽取出规律,由规律推导出结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将会越来越紧密,不久的未来,初步拥有了看、听、连接能力的多元化设备会反过来推动人工智能研究的跃进,因为更多的数据会让机器不断发现更准确的规律和更贴近事实的因果。
当然,曾经在“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大会上被准确预言的计算机技术前景还有很多,因此今年以“人工智能无限可能”为主题的“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国际学术研讨会也格外令人期待。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到底还能为人工智能研究带来怎样的变化,让我们期待全球顶尖科学家们所给出的精彩“预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