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建大数据平台 欲解低保核实难题

2020/10/04 10:43

光明建大数据平台 欲解低保核实难题

长期以来,在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保障等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时,政府相关部门核对居民经济状况,往往根据各自掌握的信息资源在本系统内各自进行,造成了核对系统的重复建设和信息资源的部门分割。

例如在执行低保政策过程中,家庭收入和财产核实难问题十分突出,本是保障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却因为办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救助的公平性和准确性建立一套新的管理机制和科学有效的核对方法势在必行。

作为深圳归侨侨眷最集中的地区,光明新区也是深圳低保人口最多的区域,约占深圳全市的四分之一。近年来,低保工作惠及辖区低收入居民,但面临着低保落实的共性难题。

记者以光明新区为例,分析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全市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1

低保人口比新区成立时下降64.5%

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8月,新区低保人数共507户1570人,相比新区成立时下降64.5%。低保标准相对新区成立时,从415元/人/月提高至800元/人/月。

“低保人数降低的原因很多,新区成立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GDP年均增长25%左右。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辖区居民收入逐年稳步增加,就业机会增多,低保动态审核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中,符合领取低保条件的居民明显减少。”光明新区社会建设局民政科相关负责人分析。记者同时了解到,光明新区制定出台的《光明新区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试点改革工作方案》,推动社区集体经济由单一“租赁型”向“投资型”“管理型”转变,加快实现社区经济转型。现在,同富裕分配达到了1300元/人/年,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及同富裕工程直接惠及新区低收入人群。

“低保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救助的钱要用在刀刃上,这就要求不断完善低保的动态管理机制。”上述负责人介绍,光明新区一直在完善低保“年审+抽查”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低保抽查工作定期通报和追责机制,提高低保信息和服务的透明度。“这其中包括实行低保工作月报告制度,按月动态调整低保对象信息。全面推广使用低保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进行低保对象信息录入、勘误、更新、补充等工作,实现低保管理信息化。由于严格管理,新区社会救助工作更加公平、公开、透明,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2

低保人员财产情况易出现“信息孤岛”

“如果是审批发放低保,人家当然很高兴看到我们,但是如果办的是退保,工作人员肯定会看到冷脸。”光明新会建设局一位办理低保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说,而最让她紧张的是低保核查的准确性,“有些不是光凭眼睛就可以看到的。”

她的话实际上指向了低保的共性问题,即在社会救助的实际工作中,由于欠缺核查社会救助申请人员、低保在册人员家庭的收入和财产情况的有效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助的准确性。

记者了解到,虽然按照《深圳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有关规定,基层民政部门在调查核实申请人家庭财产时,可要求低保申请人提供查询授权委托书。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汽车、房屋等信息均属于涉及个人隐私的保密性信息,且均由上级职能部门、机构所掌握,除申请人自行提供外,民政部门一般难以获得,而掌握信息的职能部门或机构也难积极、主动配合民政部门开展核查工作。

这种因基层民政部门权力有限,其他职能部门未能有效配合,未能实现各职能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情况,则容易导致出现对低保人员财产情况的“信息孤岛”现象,使得基层民政部门无法全面、准确地掌握低保申请人员的真实财产情况。

3

加快建设全市个人信用体系

“信息孤岛”现象如何破解?

“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一位观察人士指出,在当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家庭收入和财产构成复杂、隐性收入较为普遍的情况下,建立跨部门、多层次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对于破解长期困扰社会保障和救助领域的信息不对称、对象认定难的问题,实现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应利用大数据来实现精确核查,加快建设深圳全市的个人信用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居民家庭财产调查认证中心,有效协助各级民政部门调查、认定和核实居民家庭收入和财产情况,确保低保审核全面、准确;“还可以学习深圳交警将闯红灯纳入个人信用记录的做法,将骗取社会救助的个人纳入信用记录,形成威慑力,最大程度防止骗取低保情况发生。”该人士表示。

光明新区社会建设局民政科负责人建议,低保工作也需要与促进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有效提升居民就业能力,优先解决户籍居民就业困难问题。

“应该说,户籍居民就业难是相对的。一些户籍居民劳动素养不高,往往高不成低不就,或者就业意愿不强。”该负责人指出,这需要不断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引导低保对象转变“再就业不如吃低保”观念。

据了解,为有效提升居民就业能力,优先解决户籍居民就业困难。新区劳动部门在全市率先搭建促进就业三方联动机制,建立全区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用工信息、求职信息和培训信息实时对接,全面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上海建立家计调查平台

他山之石

上海市探索建立了经济状况核对新机制,形成了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平台。

上海市2009年7月通过并于9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办法》,主要适用于政府有关部门在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保障等制度时,委托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构,对提出申请的居民个人或者家庭(以下简称“核对对象”)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核实的活动。

与此同时,建立了上海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系统,这是一个面向上海全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的综合信息处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为核对部门提供详尽的、客观的数据,重点是建立“电子比对专线”,把原本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相关信息,进行最大效率的整合和利用。

上海还积极探索有效的退出机制。在发现申请家庭申报和实际收入存在较大差异时,不简单认定申请家庭虚假申报,而是提供一次重新确认的机会,并同时向申请人重申相关诚信规定以及违反的后果。通过重新确认,绝大部分申请家庭自愿退出,并签署自愿退出申请的书面文件。

免费直播

    精选课程 更多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 2003-2020 广州环球青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