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漫画人物设计有哪些技巧?

381次观看
标签: 漫画 人物 技巧
老师回答

1、确定受众

为你的受众考虑。举个例子:为孩子设计角色的话,一般情况下都会根据基本的形状和明快的色彩进行设计,如果你是为一个客户工作,那么形象的目标受众通常已经预先设定好了,澳大利亚艺术家Nathan Jurevicius解释说:“委托形象设计通常更具限制性,但并不缺乏创造性。客户有特定的需求,但又希望我能做出自己的作品。通常我会分解核心的特征和性格。比如:当眼睛是重点时,我就会把设计重点放在整个脸部,再次强化突出眼睛这个最核心的特征。”

2、考虑它会在哪里出现

形象设计在哪里可以看到,这将直接关系到你去如何设计你的人物。例如:如果它是一个手机屏幕,就没有必要设计很多复杂的细节和功能了。

3、研究其他同类设计

做好调查有助于帮助我们解答为什么有些形象能成功,有些却失败了。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研究材料、插图人物等是无处不在的:电视广告、麦片盒、商店标志、水果贴纸、手机的动画。研究这些形象的设计,想想其中成功的因素和你最喜欢的部分。

4、使你的形象与众不同

也许你正在创造一个猴子、机器人或者怪兽的形象,你必须知道外面有无数个这样类似的人设。你的人物角色设定需要在视觉上有很强力的冲击并且有趣,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

在构思辛普森一家人的时候,Matt Groening知道他必须给读者不一样的东西才行。他预判,当观众们浏览电视频道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人物角色固有的明亮的黄皮肤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力。

5、用线条和画风展现人物性格

组成你设计人物形象的线条能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你的角色性格。厚的、平滑的、柔软的和圆润的线条会给人一种平易近人、可爱的性格;而尖锐、不规则的和不平滑的线条,则给人传递一种烦躁不安以及行为古怪的性格。

6、采用夸张的角色特征

在设计你的角色时,极力夸大特征会让角色比现实更鲜活。夸张的特征也会帮助观众易于辨认角色的典型特质。夸张是卡通漫画的关键点,帮助强调特定的性格特征。如果你的角色是强壮的,不要只设计普通尺寸的手臂肌肉,要夸大手臂的臂围,可以使他们有正常的五倍粗!

7、用心去选择颜色

颜色能够帮助展现人物的性格。通常深色调的颜色,比如黑色、紫色和灰色描绘了充满邪恶想法的反面人物;浅色调的颜色,比如白色、蓝色、粉色和黄色则表达了纯真、纯洁以及美好。漫画书中,红色、黄色和蓝色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一个人物设定以英雄的品质。

8、增加配饰

你一旦让你的卡通小人穿上了衣服或者手头有把玩之物,那他的形象就立刻鲜活了起来

小道具以及服饰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诠释人物的特点和背景。比如:一件破烂的衣衫能展现一个贫穷的人物,大量的珠宝和blingbling的元素则能表现出一个没有品味的有钱人。而其他的一些配件同样也能拓展这个人物的性格,例如:站在海盗肩膀上的鹦鹉,或在食尸鬼头颅中爬行的蛆虫。

免费直播

    相关推荐
    平面设计需要掌握PS哪些功能?
    刘老师 平面设计

    1、PS快捷键

    学习平面设计为什么要掌握PS的快捷键功能呢?平面设计离不开PS的强大支持,PS快捷键是Photoshop为了提高绘图速度定义的快捷方式,它用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字母来代替常用的命令。掌握PS快捷键可以快速做图,同时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2、钢笔工具

    钢笔工具是PS中很有用的一个工具,但不是很好掌握。用它画直线很简单,但画曲线就比较难了。如果你精通钢笔工具,可以用它进行精确的选择、绘制不同的形状、创建矢量蒙版等很多操作。如果希望在路径工作时轻松一点,可以尝试使用自由钢笔工具。它允许你使用锚点进行自由绘画,而不需要使用钢笔工具。

    3、转化圆角图形

    如果你试图利用自由变换命令来修改图形尺寸,圆角会发生扭曲。为避免这种情况,如果你使用的是Photoshop CC版本,可使用直接选择工具来调整圆角图形的尺寸,移动锚点至你想要的形状和尺寸。

    4、形状属性

    这是Photoshop CC版本中最令人兴奋的一个功能,尤其是对UI和网页设计师而言。形状属性位于属性面板中,当我们选择矢量图形时,它就会出现。你可以轻松的实现以下操作:文件中图形的位置、图形尺寸、为图形填充颜色、图形的描边颜色、图形的描边宽度、图形的描边样式(包括虚线)、其他的描边选项(例如描边的对齐方式、线段端点和合并类型)、圆角半径选项(对椭圆形不可用)。

    5、橡皮带

    通过在一个点上设置线的方向和长度来画曲线是很有挑战性的。默认下,在确定下一个锚点之前,PS不会帮用户查看下一段路径。不过,有一个隐藏的功能–钢笔工具下的橡皮带,可帮助你在实际确定了下一个锚点之前,预览下一段路径。

    如何理解平面设计中的简约之美?
    刘老师 平面设计

    一、色彩之简

    人们对色彩的感受是直觉的,色彩能在第一时间很远的地方吸引我们的注意,如具有警示作用的环卫工人的橘黄色服装和发挥视觉传导功能的公共标示以及高速公路上的指示标牌,都是采用色彩对比强烈、醒目的纯色。

    设计中色彩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对感官的刺激,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激发人们内在情感、引发联想的特殊作用。

    不同色彩带给视觉与心理的感受完全不同,即便同一色彩由于所处“环境”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意义,色彩是依据主题内容,图形创意以及画面需要而订制的,以突出主题、强化概念、升华主题为基本原则,设计在遵循色彩共性原则的基础上应努力挖掘色彩的个性表现,突破色彩表现的疆界、打破传统固有观念,取得用色彩征服视觉乃至心灵。

    现代设计中单纯甚至夸张的色彩能够产生现代、时尚的个性美,起到以色感人、以少胜多的良好效果。

    在色彩泛滥、视觉刺激过度,色污染极其严重的今天,极端凌乱毫无秩序的色彩则让我们感到烦躁不安。而简洁、单纯有力的色彩则具有消除烦躁、隔离喧嚣与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很多黑白色、单色影像开始被广泛运用的原因。

    二、图形之简

    现代设计中图形已占据人们视野,成为传播领域重要的要素,承担着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交流的重担。我们知道人类的知觉是有选择性的,并不是对所有的刺激都一视同仁,而大脑对信息的选择则倾向于简化与秩序,而不是复杂和混乱。简约图形的精髓在于能以尽可能少的元素,最凝炼的语言达到表现最深刻的含义、最丰富的内涵,做到以少胜多,以简洁代替繁缛,以个性替代平庸。在简洁明澈与深沉多义之间体现设计的张力。

    简约不是简单与空洞,因此在设计中我们既要遵循简约之美的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

    简约图形不是完全地抛弃装饰,一味追求简而是注重设计功能本体的回归、追求简洁中的美,单纯中的变化以及细节的耐人寻味,造型特征的准确生动,以图形的创意美、视觉美为目标,求得表达意图与形式的完美。

    简约图形追求的境界是形简而意不简,它的魅力在于能以最少的笔墨,表达最深刻的设计内涵甚至是抽象的概念,用最简的元素成就最现代和最个性的设计,在形式与内涵表现上达到由内到外的美。图形之简往往通过同质异构、正负形变换、元素替代等手法来实现。

    三、文字之简

    当今社会,由于信息发布得过度频繁、密集,从而导致人们接收的低效、麻木,我们知道过多的刺激与信息反而不利于我们的选择,于是那些叙事风格的文案就不再适应现代广告的传播需要,设计师正在试图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激发人们更丰富的想象,使文字更具煽动性、挑战性。

    如今完全依靠图形能说清楚的广告是少数的。文字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约定性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迅速地理解图形的含义,升华主题。

    设计中,文字已成为激发图形深层想象与深化概念不可缺的创意要素。视觉设计中,文字表现形式、手法的简约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些线条简洁、 棱角分明、可读性强的现代字体有着醒目的远视效果与时尚简洁的现代美。

    在信息过度泛滥的今天,人们更喜欢和乐于接受简洁单纯的字体,因为简洁的字体更容易让人识别、记忆也容易给人明晰易辨的好感。

    四、版面之简

    简洁的版面可以为观者营造轻松、优雅的阅读环境,让身心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静静地欣赏设计的美。简约版面是设计师通过统筹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达到视觉表现上的极端简练,是以无释放有,以有限表达无限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

    版面的简洁往往是以背景的“留白”来凸显主体。空白是实现简约化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设计的一种语言,现代设计中空白往往不是简单的无,而是具有构成设计意境和想象空间等多元价值。

    简约正是摒弃了那些掩盖主体的多余装饰,让设计回归本质,透过设计体现时尚简洁、超凡脱俗的现代感的一种方法。在讲究元素尽可能少的现代版面设计中,设计师应更加注重细节表现上的耐人寻味,形式美的个性传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真正达到满足视觉与精神的双重需求。

    设计中各创意元素虽各行其职,但当它们在为同一主题服务时,却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互为因果。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释放其语言特性设计的价值方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相反孤立地放大或夸大某一元素的作用,势必会造成我们对设计认识的偏颇,同样也会导致设计的失败与残缺。

    简约设计的理念不仅适应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信息传播的要求,即高效快速,而且符合现代人渴望摆脱快节奏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寻求宁静和秩序的审美心理。

    在提倡环保绿色设计的今天,简约所追求的节俭与可持续发展观念不谋而合,简约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审美追求,简约设计的出现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价值观、伦理道德及精神需求发展的必然。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 2003-2020 广州环球青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