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如何准备数据分析师面试?

878次观看
标签: 数据分析师 数据分析师面试
老师回答

1. 理论知识

掌握与数据分析相关的算法是算法工程师必备的能力,如果你面试的是和算法相关的工作,那么面试官一定会问你和算法相关的问题。比如常用的数据挖掘算法都有哪些,EM 算法和 K-Means 算法的区别和相同之处有哪些等。

有些分析师的工作还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最优化原理等。这些知识在算法优化中会用到。除此以外,一些数据工程师的工作更偏向于前期的数据预处理,比如 ETL 工程师。这个职位考察你对数据清洗、数据集成的能力。虽然它们不是数据分析的“炼金”环节,却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占了 80% 的时间。

2. 具体工具

工程师一定需要掌握工具,你通常可以从 JD 中了解一家公司采用的工具有哪些。如果你做的是和算法相关的工作,最好还是掌握一门语言,Python 语言最适合不过,还需要对 Python 的工具,比如 Numpy、Pandas、sklearn 有一定的了解。

3. 业务能力

数据分析的本质是要对业务有帮助。因此数据分析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用户画像。用户画像是企业业务中用到比较多的场景,对于数据分析来说,就是对数据进行标签化,实际上这是一种抽象能力。

免费直播

    相关推荐
    数据分析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刘老师 数据分析师

    1、态度严谨负责

    严谨负责是数据分析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只有奔着严谨负责的态度,才能保证数据的客观、准确。在企业里,数据分析师可以说是企业的医生,他们通过对企业运营数据的分析,为企业寻找症结的问题。

    2、好奇心强烈

    好奇心热皆有之,但是作为数据分析师,这份好奇心就应该更加强烈,要积极主动地发现挖掘隐藏在数据内部的真相。在数据分析师的脑子里,应该充满着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不是那样的结果,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结果是不预期的那样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要在进行分析时提出来,并且通过通过数据分析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3、逻辑思维清晰

    除了一颗探索真相的好奇心,数据分析师还需要具备缜密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推理能力。

    通常从事数据分析时所面对的商业问题较为复杂,要考虑错综复杂的成因,分析所面对的各种复杂的环境因素,并在若干发展可能性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方向。这就需要数据分析师对事实的足够了解,同时也是需要真正理清问题的整体以及局部的结构进而理清结构中相互的逻辑关系。

    4、擅长模仿

    在做数据分析时,有自己的想法固然重要,但是“前车之鉴”也是非常有必要学习的,它能帮助数据分析师迅速的成长,因此,模仿是快速提高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模仿主要是参考他人优秀的思路和方法,成功的模仿需要领会他人方法的精髓,理解其成分析原理。

    5、勇于创新

    通过模仿可以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但模仿时间不宜太长,每次模仿后都要进行总结,提升可以改进的地方,甚至要有所创新。创新是一个优秀数据分析师应具备的精神,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自己的分析水平。

    数据分析的误区有哪些?
    刘老师 数据分析师

    1、数据分析需要大量投资

    如今,似乎对每一项新技术的投入都必须通过严格的财务支出的筛选过程。“它需要多少费用?”——是IT和业务经理在提议启动项目或部署新工具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有些人认为数据分析本质上是一项代价高昂的工作,因此仅限于拥有大量预算或大量内部资源的企业机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开源工具和其他工具能够帮助展示数据分析的价值;并且基于云系统的大数据架构,也会比传统的数据仓库便宜得多。你只需要明确内部数据存储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就可以轻松的在云上使用分析来解决业务问题。

    此外,数据分析通常用于实现三个结果:提高流程效率、实现收入增长和主动进行风险管理,总的来说,数据分析在任何公司的应用中都带来了巨大的成本效益。

    2、你需要“大数据”才能执行分析

    对于许多人来说,大数据和分析的概念是相辅相成的,企业需要在执行分析之前收集大量数据,以便生成业务洞察,改进决策制定等。

    当然,大数据分析的优势也很明确,拥有这些资源的公司利用大数据存储作为促进分析工作的一部分,获得了显着的竞争优势。但是大数据却并不是分析必不可少的搭配。

    分析师需要特定的数据,而不是更多的数据。要想更好地支持决策和提高绩效,企业必须更多的考虑业务用户,确定他们需要访问哪些数据,如何呈现数据,而不是关注更多的数据。95%以上的用户会寻找和他们工作相关的信息来支持他们进行决策,来提高业务表现,所以企业需要以最简单的格式向他们提供这些信息,帮助他们快速定位重要信息。

    3、分析消除了人类的偏见

    自动化系统执行的方式不应该存在偏见,但技术是由人类建立的,因此消除所有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些人认为分析和机器学习消除了人类的偏见,不幸的是,这并没有实现。算法和分析使用“训练数据”进行调整,并将重现“训练数据”所具有的任何特征,在某些情况下,这会在分析过程中引入良性偏见,但也有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偏见——因为“算法这么说”并不意味着答案是公平的或者有用的。

    4、最好的算法意味着绝对的胜利

    事实证明,有了足够的数据,有时算法无关紧要。谷歌的工程师认为,数据有着不合理有效性 ,简单的统计模型,加上极大量的数据,比包含大量特征和总结的“智能优越模型”能输出更优质的结果。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只需处理更大量的数据就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5、算法是安全的

    人们固执地信任统计模型和算法,并且随着分析程序的组织构建,他们会越来越依赖复杂的模型来支持决策。这或许是因为用户并不觉得他们有能力挑战模型,因此他们必须相信构建它们的“聪明人”。

    比如,在过去的50到60年里,我们反复听到“人工智能将在20年内接管人类工作”的言论,现在也还是有人反复强调这种观点。在我们可以完全信任机器学习和它们输出的结果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在那之前,我们需要挑战构建算法和模型的人,让他们解释如何得到答案。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依赖于结果,而是说我们需要透明度,这样我们才可以信任和验证分析结果。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 2003-2020 广州环球青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