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数据分析有哪些阶段?

1272次观看
标签: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阶段
老师回答

1、数据收集

第一手数据:主要指可直接获取的数据;第二手数据:指经过加工整理后得到的数据。

2、数据处理

目的:从大量的、杂乱无章、难以理解的数据中抽取并推导出对解决问题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

3、数据分析

数据挖掘:一种高级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侧重解决四类数据分析问题:分类、聚类、关联、预测。

4、数据展现

常用数据图:饼图、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散点图、雷达图、金字塔图、矩阵图、漏斗图、帕雷托图。

5、报告撰写

有一个好的分析框架,并且图文并茂,层次明晰,能够让阅读者一目了然,需要有明确的结论,有建议或解决方案。

免费直播

    相关推荐
    数据挖掘具有哪些特点?
    刘老师 数据分析师

    1、基于大量数据:并非说小数据量上就不可以进行挖掘,实际上大多数数据挖掘的算法都可以在小数据量上运行并得到结果。但是,一方面过小的数据量完全可以通过人工分析来总结规律,另一方面来说,小数据量常常无法反映出真实世界中的普遍特性。

    2、非平凡性:所谓非平凡,指的是挖掘出来的知识应该是不简单的,绝不能是类似某著名体育评论员所说的“经过我的计算,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到本场比赛结束为止,这届世界杯的进球数和失球数是一样的。非常的巧合!”那种知识。这点看起来勿庸赘言,但是很多不懂业务知识的数据挖掘新手却常常犯这种错误。

    3、隐含性:数据挖掘是要发现深藏在数据内部的知识,而不是那些直接浮现在数据表面的信息。常用的BI工具,例如报表和OLAP,完全可以让用户找出这些信息。

    4、新奇性:挖掘出来的知识应该是以前未知的,否则只不过是验证了业务专家的经验而已。只有全新的知识,才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进一步的洞察力。

    5、价值性:挖掘的结果必须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或间接的效益。有人说数据挖掘只是“屠龙之技”,看起来神乎其神,却什么用处也没有。这只是一种误解,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数据挖掘项目中,或者因为缺乏明确的业务目标,或者因为数据质量的不足,或者因为人们对改变业务流程的抵制,或者因为挖掘人员的经验不足,都会导致效果不佳甚至完全没有效果。但大量的成功案例也在证明,数据挖掘的确可以变成提升效益的利器。

    数据分析的误区有哪些?
    刘老师 数据分析师

    1、数据分析需要大量投资

    如今,似乎对每一项新技术的投入都必须通过严格的财务支出的筛选过程。“它需要多少费用?”——是IT和业务经理在提议启动项目或部署新工具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有些人认为数据分析本质上是一项代价高昂的工作,因此仅限于拥有大量预算或大量内部资源的企业机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开源工具和其他工具能够帮助展示数据分析的价值;并且基于云系统的大数据架构,也会比传统的数据仓库便宜得多。你只需要明确内部数据存储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就可以轻松的在云上使用分析来解决业务问题。

    此外,数据分析通常用于实现三个结果:提高流程效率、实现收入增长和主动进行风险管理,总的来说,数据分析在任何公司的应用中都带来了巨大的成本效益。

    2、你需要“大数据”才能执行分析

    对于许多人来说,大数据和分析的概念是相辅相成的,企业需要在执行分析之前收集大量数据,以便生成业务洞察,改进决策制定等。

    当然,大数据分析的优势也很明确,拥有这些资源的公司利用大数据存储作为促进分析工作的一部分,获得了显着的竞争优势。但是大数据却并不是分析必不可少的搭配。

    分析师需要特定的数据,而不是更多的数据。要想更好地支持决策和提高绩效,企业必须更多的考虑业务用户,确定他们需要访问哪些数据,如何呈现数据,而不是关注更多的数据。95%以上的用户会寻找和他们工作相关的信息来支持他们进行决策,来提高业务表现,所以企业需要以最简单的格式向他们提供这些信息,帮助他们快速定位重要信息。

    3、分析消除了人类的偏见

    自动化系统执行的方式不应该存在偏见,但技术是由人类建立的,因此消除所有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些人认为分析和机器学习消除了人类的偏见,不幸的是,这并没有实现。算法和分析使用“训练数据”进行调整,并将重现“训练数据”所具有的任何特征,在某些情况下,这会在分析过程中引入良性偏见,但也有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偏见——因为“算法这么说”并不意味着答案是公平的或者有用的。

    4、最好的算法意味着绝对的胜利

    事实证明,有了足够的数据,有时算法无关紧要。谷歌的工程师认为,数据有着不合理有效性 ,简单的统计模型,加上极大量的数据,比包含大量特征和总结的“智能优越模型”能输出更优质的结果。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只需处理更大量的数据就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5、算法是安全的

    人们固执地信任统计模型和算法,并且随着分析程序的组织构建,他们会越来越依赖复杂的模型来支持决策。这或许是因为用户并不觉得他们有能力挑战模型,因此他们必须相信构建它们的“聪明人”。

    比如,在过去的50到60年里,我们反复听到“人工智能将在20年内接管人类工作”的言论,现在也还是有人反复强调这种观点。在我们可以完全信任机器学习和它们输出的结果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在那之前,我们需要挑战构建算法和模型的人,让他们解释如何得到答案。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依赖于结果,而是说我们需要透明度,这样我们才可以信任和验证分析结果。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 2003-2020 广州环球青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