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有效数据分析工具有哪些?

1000次观看
标签: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工具
老师回答

1、Excel

在很多人眼里,Excel只是一个办公软件,但实际上,大部分人对Excel的认知还不到50%。Excel可以称得上是最全能的数据分析工具之一,包括表格制作、数据透视表、VBA等等功能,保证人们能够按照需求进行分析。

当然也有人认为自己非常精通计算机编程语言,不屑于使用Excel这种工具,因为Excel不能处理大数据。但换个思维想想,我们在日常中用到的数据是否超过了大数据这个极限呢?而且我们国家中小微型企业占了大部分,Excel足够处理绝大多数的数据分析需求。

2、Python

不可否认的是,python在数据分析领域,确实称得上是一个强大的语言工具。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代码执行你想要的东西。尽管入门的学习难度要高于Excel和BI,但是作为数据科学家的必备工具,从职业高度上讲,它肯定是高于Excel、BI工具的。

尤其是在统计分析和预测分析等方面,Python等编程语言更有着其他工具无可比拟的优势。

新人在初入门时可以先不学Python,很多初级岗位甚至用不上Python,但如果想在这条路上长远发展,它一定是个逃不开的工具。

3、BI工具

BI也就是商业智能,这类工具就是为数据分析而生的。你会发现BI工具的产品设计,几乎是按照数据分析的流程来设计的。先是数据处理、整理清洗,再到数据建模,最后数据可视化,全程围绕数据指导运营决策的思想。由于功能聚焦,产品操作起来也非常简洁,依靠拖拉拽就能完成大部分的需求,没有编程基础的业务人员也能很快上手。

免费直播

    相关推荐
    数据挖掘免费软件工具有哪些?
    刘老师 数据分析师

    1.Rapid Miner

    Rapid Miner,原名YALE又一个学习环境,是一个用于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实验的环境,用于研究和实际的数据挖掘任务。毫无疑问,这是世界领先的数据挖掘开源系统。该工具以Java编程语言编写,通过基于模板的框架提供高级分析。

    它使得实验可以由大量的可任意嵌套的操作符组成,这些操作符在XML文件中是详细的,并且是由快速的Miner的图形用户界面完成的。最好的是用户不需要编写代码。它已经有许多模板和其他工具,让我们可以轻松地分析数据。

    2. IBM SPSS Modeler

    IBM SPSS Modeler工具工作台最适合处理文本分析等大型项目,其可视化界面非常有价值。 它允许您在不编程的情况下生成各种数据挖掘算法。 它也可以用于异常检测、贝叶斯网络、CARMA、Cox回归以及使用多层感知器进行反向传播学习的基本神经网络。

    3.Oracle Data Mining

    Oracle。 作为“高级分析数据库”选项的一部分,Oracle数据挖掘功能允许其用户发现洞察力,进行预测并利用其Oracle数据。您可以构建模型来发现客户行为目标客户和开发概要文件。

    Oracle Data Miner GUI使数据分析师、业务分析师和数据科学家能够使用相当优雅的拖放解决方案处理数据库内的数据。 它还可以为整个企业的自动化、调度和部署创建SQL和PL / SQL脚本。

    数据分析惯用的5种思维方法是什么?
    刘老师 数据分析师

    一、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进行比较,是最通用的方法。

    我们知道孤立的数据没有意义,有对比才有差异。一些直接描述事物的变量,如长度、数量、高度、宽度等。通过对比得到比率数据,增速、效率、效益等指标,这才是数据分析时常用的。

    比如用于在时间维度上的同比和环比、增长率、定基比,与竞争对手的对比、类别之间的对比、特征和属性对比等。对比法可以发现数据变化规律,使用频繁,经常和其他方法搭配使用。

    二、象限法

    通过对两种及以上维度的划分,运用坐标的方式表达出想要的价值。由价值直接转变为策略,从而进行一些落地的推动。象限法是一种策略驱动的思维,常于产品分析、市场分析、客户管理、商品管理等。

    三、二八法/帕累托分析

    二八法也可以叫帕累托法则,源于经典的二八法则。比如在个人财富上可以说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而在数据分析中,则可以理解为20%的数据产生了80%的效果需要围绕这20%的数据进行挖掘。往往在使用二八法则的时候和排名有关系,排在前20%的才算是有效数据。二八法是抓重点分析,适用于任何行业。找到重点,发现其特征,然后可以思考如何让其余的80%向这20%转化,提高效果。

    一般地,会用在产品分类上,去测量并构建ABC模型。比如某零售企业有500个SKU以及这些SKU对应的销售额,那么哪些SKU是重要的呢,这就是在业务运营中分清主次的问题。

    常见的做法是将产品SKU作为维度,并将对应的销售额作为基础度量指标,将这些销售额指标从大到小排列,并计算截止当前产品SKU的销售额累计合计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

    百分比在 70%(含)以内,划分为 A 类。

    百分比在 70~90%(含)以内,划分为 B 类。

    百分比在 90~100%(含)以内,划分为 C 类。

    以上百分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

    ABC分析模型,不光可以用来划分产品和销售额,还可以划分客户及客户交易额等。比如给企业贡献80%利润的客户是哪些,占比多少。假设有20%,那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知道要重点维护这20%类客户。

    四、漏斗法

    漏斗法即是漏斗图,有点像倒金字塔,是一个流程化的思考方式,常用于像新用户的开发、购物转化率这些有变化和一定流程的分析中。

    五、公式法

    所谓公式法就是针对某个指标,用公式层层分解该指标的影响因素。

    举例:分析某产品的销售额较低的原因,用公式法分解:

    ①某产品销售额=销售量 X 产品单价

    ②销售量=渠道A销售量 + 渠道B销售量 + 渠道C销售量 + …

    ③渠道销售量=点击用户数 X 下单率

    ④点击用户数=曝光量 X 点击率

    第一层:找到产品销售额的影响因素。某产品销售额=销售量 X 产品单价。是销量过低还是价格设置不合理?

    第二层:找到销售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各渠道销售量,对比以往,是哪些过低了。

    第三层:分析影响渠道销售量的因素。渠道销售量=点击用户数X 下单率。是点击用户数低了,还是下单量过低。如果是下单量过低,需要看一下该渠道的广告内容针对的人群和产品实际受众符合度高不高。

    第四层:分析影响点击的因素。点击用户数=曝光量X点击率。是曝光量不够还是点击率太低,点击率低需要优化广告创意,曝光量则和投放的渠道有关。

    通过对销售额的逐层拆解,细化评估以及分析的粒度。

    公式拆解法是针对问题的层级式解析,在拆解时,对因素层层分解,层层剥尽。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 2003-2020 广州环球青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